暑期一到,广西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纷纷加入学车大军,各驾校迎来报名高峰。如何避开黑驾校、黑教练,避免乱收费、拖延教学等套路,成为学员最关心的问题。
据了解,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于2024年5月批复同意北海市为广西机动车驾驶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创新示范点。自2024年9月北海试点平台上线后,这些问题得到有效改善,驾培行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学员:学费进监管,拿证不踩坑
7月15日,北海艺德驾校训练场十分繁忙景象,不少年轻人正跟着驾校教练专注练车,他们大多是结束高考或放暑假的学生,通过广西(北海)驾培公共服务平台报名后,利用假期备考驾照。
学员在北海一驾校训练场上练习倒车入库。
刚拿到驾照的学员小聂表示,去年她就想学车考驾照,但担心黑驾校“套路”,在朋友推荐官方驾培平台后,她选择了口碑好、离家近的驾校。“学费直接缴进监管账户,费用明细一目了然,从报名到拿证,没多花一分钱,所有费用都按平台流程解冻给驾校。”小聂说,她在科目三练习的直线行驶上总出问题,向平台反馈后,驾校很快安排经验丰富的教练进行了专项指导,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平台上线至今热度不减:截至7月14日,北海市通过平台报名人数已累计达2.25万人,监管资金总额累计超过7100.25万元。在确保培训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学员实际完成的培训情况,资金分阶段解冻,目前已有超过5228.7万元的学费解冻并转入驾校账户,保障了学员的学车质量以及资金安全。
学员在北海一驾校训练场上练习侧方位停车。
驾培平台的上线,也让教练有了新变化。
“我们以前总想着快点带完学员接新单,现在必须按学时把每个动作教到位,系统里都记着呢。”从业8年的教练刘志平称,计时培训系统要求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完成规定学时,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记录可查,这让他不得不沉下心来打磨教学细节。
“现在学员学费进监管账户,按培训进度解冻,每完成一个教学阶段,对应的费用驾校才能打到教练卡上。”刘志平说,以前由于学员学车的账目不清晰,教练带学员的收入不明且常被拖欠。如今按规范教学,收入稳定又看涨,教学更有劲头。
驾校:挣脱中介,专注教学提质量
“以前被中介或者教练员牵着走,如今终于能专心做教学!”北海艺德驾校负责人韩鑫感慨平台带来的改变。
平台上线前,驾校被迫接受其“截留学费、转嫁风险” 的规则,学员交三千元,驾校仅得两三百元,大部分费用被中介或者教练员截留。一旦中介或者教练员卷款跑路,学员便会涌向驾校维权、投诉,成为“冤大头”的驾校声誉受损却无力解决。
北海一驾校教练在指导学员在训练场上练习倒车入库。
平台上线后,局面得到扭转。学员将学费直接缴纳到驾校的银行监管账户,按合同约定解冻培训费用。韩鑫表示,这对驾校而言,能稳定获得合理培训收入,保障正常运转,有资金用于教练车维护、训练场地升级和服务升级。同时,资金流转规范透明,保障了学员资金安全,减少了因费用产生的纠纷。
据悉,随着广西驾培公共服务平台在北海深度应用,有效缓解了企业经营困难,助力驾校实现利润增长。从全区驾培行业高质量发展布局看,平台在北海等地的实践为行业规范化转型提供了参考。
部门:监管升级,行业秩序趋规范
“平台集‘计时培训—资金监管—先培后付’全链条数字化管理,北海成为全国首批、全区首个实现驾培全学时全流程智慧监管的城市,这也是交通运输行业管理部门推进驾培行业‘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成果,行业监管从‘被动救火’转向‘主动防控’,实现了强化事中事后创新监管与深化便民服务的双赢。”北海市道路运输服务和信息中心负责人朱伟生介绍,过去驾培行业虚假宣传、资金挪用、教学缩水等问题频发,监管部门难以及时介入,群众学驾需求难以满足。如今,通过平台线上择校报名、签订电子合同、缴费、资金监管、服务评价等一站式服务,实现全流程监管闭环,规范了驾培行业经营秩序,解决了群众学驾中的痛点问题。
北海一驾校教练启用机器人教练车智能中控系统,帮助学员练车。
北海市道路运输服务和信息中心培训科科长文艺颖介绍,学费进入监管账户,按培训进度解冻,在驾校经营异常时,平台能快速为学员完成退费,有利于维护学驾双方的权益。而计时培训与资金监管、考试预约挂钩,则倒逼驾校回归教学本质。数据显示,平台上线后北海市驾培投诉量同比下降90%以上,行业经营秩序明显改善。
驾校学员正在使用机动车驾培员培训智能模拟器练车。